隨著網路的生活快速發展,現在不管是在家或是外出,上網都已經成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是在家裡頭許多環節幾乎都需要用到網路,傳統購物轉變為線上購物、第四台進化成串流影音、與隊友並肩作戰的線上遊戲也早已取代過去的單機遊戲,甚至與親朋好友都完全以社群軟體來溝通聯繫!簡單來說,生活中的大小事都得倚賴網路。
在這個前提下,網路的品質與速度就顯得非常重要。出外靠的是行動網路,在家就需要仰賴固網寬頻。長期以來,T客邦及PC home雜誌都相當關注國內網友的數位生活現況,也瞭解國人在網路行為上的改變。因此在2016年的夏天特別在全台展開了大規模的固網寬頻網路使用行為調查活動,希望能更進一步瞭解國人對於上網的需求以及想法。
本次調查除了觀察全國固網寬頻網路使用的現況外,也深入探討國人對於社群網路、各類網路服務的使用情形,例如每週投入在線上影音的時間有多長、線上遊戲每周佔用使用者多久的時間…透過這些數據的比較,相信可以讓我們更加瞭解現階段數位家庭的生活樣貌,未來也可以作為寬頻網路提供者或是內容服務業者,在投入市場前的參考依據。
這次我們所調查的「固網寬頻」在定義上包含ADSL(非對稱數位用戶線路)、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光纖到府(FTTH)/光纖到宅(FTTB+LAN)…等國內主流的ISP業者所提供的服務,涵蓋了國內主要ISP提供業者,包括:中華電信HiNet、遠傳大寬頻、台灣大寬頻、亞太電信、凱擘大寬頻、台灣碩網(So-net)、中嘉寬頻、台灣寬頻通訊、台灣數位光訊、大大寬頻、宅急網社區寬頻、今網社區寬頻等。至於3G/4G行動上網方案,則不在本次的調查範圍內。
根據 PointTopic的統計(圖1),全球固網的接取比例,光纖為46%、ADSL為34%、Cable為20%,顯示使用光纖寬頻服務為未來的主要發展趨勢。甚至就連Google也看準了這個契機,推出了自家的光纖網路服務名為 Google Fiber(Google 光纖),這個光纖服務將可以達到上下傳 1000Mbps 的速度,比傳統的寬頻網路還要快上 100 倍。
而就國內的使用現況來說,根據NCC全國固網寬頻帳號數統計(圖2),ADSL為16.9%、光纖(FTTX)為60.6%、Cable則為22.4%。顯示台灣的使用者在Cable的使用率與全球的比例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有更多的使用者都選擇投入使用光纖服務。
本調查以台灣地區(包括 6 都直轄市和 16 縣市)的民眾為對象,調查時間自2016年7月15日起至2016年8月15日止,調查的方式採用網路問卷的方式來進行。在95%信心水準及誤差值正負1.06%之下,回收有效樣本8,559份。
網路早已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究竟現在的使用者對於寬頻的需求有多重呢?居住的環境、家庭的成員、收入是否會影響到對於寬頻上網的選擇?接下來,就讓我們透過本次活動獲得的實際調查數據,來看看現代使用者的寬頻生活樣貌吧!
由表1. 可以看出,有 87.5%的受訪者家中有使用寬頻固網,有12.5%的受訪者表示沒有。顯示有將近九成的受訪者會在家中使用寬頻網路服務。這告訴我們固網寬頻依然是國內家戶使用者最主要的上網方式。
我們進一步將受訪者的基本資料進行交叉分析。在居住地方面,顯示每個縣市的使用率大約在80%到90%之間,比例較高的前五個縣市(表2)分別為:雲林縣(93.5%)、新竹縣(90.3%)、高雄市(90.2%)、嘉義市(90.1%)、台南市(90.2%),除新竹縣外幾乎都集中在南部的縣市。至於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呢?我們從後面的調查分析發現,沒有使用固網寬頻的使用者,並非在家不使用網路,而是以3G/4G網路來取代固網寬頻,這可能是比較主要的原因。
除此之外,根據交叉比對家戶的平均月收入區間對於選擇寬頻固網的比例,不同的收入區間選擇固網寬頻的比例都落在86~89%之間,相差不大。而依照男女性別比例來分析,男性選擇寬頻固網的比例為87.7%,女性選擇的比例為87.1%,男性略高於女性一點點。
由表3.來看,最多人選擇的ISP業者為中華電信HiNet(66.9%),其次則是凱擘大寬頻(7%)、遠傳大寬頻(5.7%)、台灣大寬頻(5.6%)。由此可看出,中華電信HiNet除了是最多民眾選擇的固網寬頻服務,而且比例與其它的業者相較之下十分懸殊。這代表中華電信HiNet依舊是國內基礎線路最完整,也最受民眾信任與青睞的ISP業者。
我們進一步針對這四家業者,選擇其100M速率以上方案的使用者人數進行分析,會發現目前選用到100M以上高速方案的消費者,各家的比例都不算高,其中以中華電信的用戶比例最高,達到38.7%,其次是凱擘大寬頻的27.2%。顯示對大多數使用者而言,100M以上的寬頻服務需求還不是那麼的高。
印象中,在家上網主要的裝置都是較難隨身攜帶的桌上型電腦,而這次的統計結果也大致吻合,桌上型電腦的比例依然是最高的(74.8%),不過現代人使用的上網裝置是相當多元的,像是行動電話(67.69%)、筆電(52.5%)、平板電腦(40.3%)的比例也不少。
現代人對於手機的依賴性已經來到前所未有的大,而手機的作用也不只是用來打電話而已,玩遊戲、看影片、購物都能夠在手機上進行。因此,出門在外會透過行動上網來使用手機,至於回到家則同樣透過更加穩定、快速的Wi-Fi上網,一來省下行動上網的費用,也保持手機的無縫上網體驗。
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已經有19.5%的使用者家中會使用電視盒、電視棒等串流影音裝置,顯示有將近1/5的使用者會利用網路來收看影視節目。雖然這不見得代表傳統的第四臺、無線電視節目已被完全取代,但至少傳達出現代家庭收看影視內容的多樣性管道已然成形。
國人對於網路的黏度有多高呢?從網路使用時間的分布圖來看,似乎呈現了兩極化的趨勢。
從表6.中可以看出,國人每週使用網路的時間,以6~10小時(20.1%)、51小時以上(16.2%)、5小時以下(14.8%)為前三高的時間區段。雖然說一週使用時間6至10小時為最多的使用區段,不過使用51小時以上的比例也差不多,兩者所佔的比例大約都是五分之一。當網路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的時候,國人似乎對於這種現象呈現了兩種不同的態度。
固網寬頻市場可說是進入戰國時代,從電信公司、第四台業者到社區型網路公司,可以提供寬頻上網服務的廠商很多。而為了吸引使用者,廠商各自都有不同的行銷策略,像是提供大量的優惠、降低月費、加碼送贈品等等,不過這些真的是消費者想要的嗎?
從表7. 的結果來看,消費者對於寬頻固網最在意的還是速度以及品質。有52.4%的使用者表示選擇ISP業者的考量因素是「網路速度快」,接下來的考量因素則是「安全穩定」(佔了45.6%)。排名第三、第四的則是「優惠方案」(佔有33.2%)、費用低(佔31.4%),顯示價格以及優惠對於消費者來說還是有相當程度的吸引力。
因此,對於ISP業者來說,在提供的服務內容方面,首先還是必須要提供一個速度快而且安全穩定的網路環境,其次則是可以針對網路服務提供優惠套餐、或是以低廉的費用來抓住使用者的心。
與選擇ISP的考量因素相對應的,就是民眾對於ISP最常抱怨的問題。你家的網路老是連線不穩、品質差嗎?當正在講一通重要的網路電話,或是線上遊戲打的正熱的時候,偏偏遇到這樣的問題,一定是急到快跳腳!
根據我們的調查表8. ,民眾最無法忍受的網路服務問題的前三名,依序是網路不穩、連線品質不佳(31.4%)、費用不划算(28%)、尖峰時刻容易塞車(26.3%)。比對前一項民眾選擇網路ISP的考量因素來看,所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民眾對於網路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穩定的品質、速度以及價格等項目。而在這些需求中,又以網路連線的品質為最重要,網路連線如果不穩,速度再快都不能信任。畢竟,關鍵的時刻如果打怪掉隊,那可是很難彌補的過來的!
在對業者的滿意度調查方面,各家業者的比例還算接近,其中又以中華電信HiNet的94.6%滿意度最高,接著依序是台灣大寬頻92.9%、遠傳大寬頻89.9%、凱擘大寬頻89.2%。整體看來,消費者對於目前所使用的網路服務普遍是感到滿意的。
我們更深入針對各種「感到滿意的原因進行交叉分析,卻得到一個很有趣的現象。
從表10.可以看出,除了中華電信HiNet之外,其它三家ISP業者的主要競爭力還是在於價格以及優惠方案。曾經花時間研究過費率的讀者一定知道中華電信HiNet在價格上往往比其他業者來得高,但調查結果卻反映出大多數人還是選擇申辦中華電信HiNet服務,而且滿意度也相當高,這意味著現代消費者雖然計較價格但更重視品質!換句話說,在一般人心目中,選擇固網寬頻服務時,連線速度、品質及穩定度是凌駕在成本考量之上的。
此外,我們也發現ISP業者所採取的市場策略,會大大影響到用戶的忠誠度,當詢問「未來三個月內,有沒有要更換目前服務業者的計畫」時,跳槽率最低的業者前三名分別是中華電信(8.7%)。、遠傳大寬頻(18%)、凱擘大寬頻(18.5%)。
另外,未來三個月內有考慮要更換ISP業者的消費者中,當詢問他們要跳槽到哪一家時,幾乎都是以中華電信HiNet作為首選。
在這份問卷中,我們也針對目前家中沒有申請固網寬頻的使用者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不使用固網寬頻的原因中,對網路沒有需求的使用者其實佔了相當少數(26.6%),主因還是「在家使用網路」這個需求大幅被行動上網所取代(72.8%)。
從這個現象可以看出,在行動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國人未來倚賴4G行動網路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重,這也是為什麼現在電信業者「吃到飽」的行動上網方案一直大受歡迎的原因。不過,從技術上來說,當越來越多的使用者集中在一個區域使用行動網路,將會造成網路速度以及品質的降低!未來如果想以行動上網來取代家中固網寬頻的需求,恐怕難以讓使用者感到滿意。
目前沒有使用固網寬頻的受訪者中,有高達31.3%的比例在未來三個月計畫要申辦服務。其中打算要申請的ISP業者前五名分別是:中華電信HiNet(69.9%)、台灣大寬頻(8.8%)、遠傳大寬頻(7.1%)、凱擘大寬頻(4.9%)、台灣碩網(1.7%)。由於考慮申請中華電信HiNet的比例相當高,我們交叉分析了這些使用者考慮選擇中華電信HiNet的理由,主要是以下四點:品質穩定(43.8%)、服務據點多(46.2%)、下載速度快(31.9%)、業者形象佳(26.3%)。
而對於這些目前還未申請固網寬頻服務的使用者來說,他們認為未來每個月為固網寬頻支出的理想費用,前三名分別是:201~400元(27.9%)、401~600元(24.5%)、200元以下(23.5%)。整體來說,每個月的固網寬頻費用在600元以內是ㄧ般民眾較能接受的價格。
要選擇適合自己的ISP服務業者,除了費用之外,消費者事前可以做的功課還包括:
你是否也對一般人透過固網寬頻從事哪些行為感到好奇呢?調查數據顯示,最多人使用的前三名網路服務依序為:瀏覽網頁(81%)、從事網路社群(75.9%)、線上觀賞影片(64.5%)。可以看出網路觀賞影片已經躍居國內使用者的主流娛樂之一。
而在社群網路服務的使用上,也能強烈感受到Facebook對於國人的影響力有多巨大。有高達94.3%的受訪者正在使用。其次則是即時通訊工具LINE,使用者也佔83.6%。接下來則是Google+(39.8%)、Instagram(33.1%)。
至於在線上影音部分,國人最常使用的串流影音服務由YouTube拿下,以86.5%的比例大幅領先其它的影音服務。第二名是今年才跨入台灣市場的愛奇藝,使用的比例為14.7%,第三名為LINE TV,使用比例為12%。較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全球串流影音龍頭NetFlix,在這項調查中居末,僅有5.5%的比例。
不過分析其背後的原因,主要是YouTube、LINE TV都是免費的服務、愛奇藝也有提供免費版會員的服務,因此這三者的使用比例才會這麼高。除此之外,LINE TV以及愛奇藝都有提供符合國人口味的節目,像是韓劇以及綜藝節目,而Netflix主要還是以美劇為主,而國人的美劇人口可能相較起來則不是那麼的多。
此外,現在影視服務也朝向高品質的內容提供為趨勢,像是Netflix不但有提供HD畫質的影片,也早就開始提供4K畫質的內容。而其它的影視服務就算沒有提供那麼高畫質的品質,至少也該要提供到720P畫質的水準。而這些都需要相當的頻寬才能提供穩定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