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最高的品質,享受精美逼真以及不卡頓的遊戲畫面,讓玩家盡情暢玩,完美體驗遊戲的每個細節。
協助處理大量影音剪輯或複雜圖像創作,順暢的算圖功效所有創意即時展現,成為創作中不可或缺的最佳助手。
選擇顯卡的第一步,除了有多少預算之外,最為重要的當然還是你鎖定的產品類型,而選產品的第一筆當然就是要確定是採用何種品牌的 GPU。除了與處理器整合的「內顯」之外的「獨立顯卡」大致可區分為 NVIDIA 或是 AMD 出品的 GPU 系列,也被大家稱為「N卡」與「A卡」,以其中 NVIDIA GeForce 是專為遊戲所打造,而 AMD Radeon 則擁是顯示卡全產品的代表。至於兩者之間的差異,當然還是在使用的技術不同,以及運行遊戲是否有針對 N 卡或 A 卡進行優化。
自從 NVIDIA GeForce RTX 20 系列問世之後,「即時光線追蹤」就成為遊戲界的一個新標準,相較於過去遊戲內的光影呈現多半是預先設定與渲染,而非依照實際遊戲場景變化而反應,也因此這項技術的推出,也為遊戲的真實度提升至另一個新境界,而 NVIDIA 的光追技術發展已有兩年,最新的 RTX 30 系列除了優異的視覺效果,在效能方面的表現也更為出色。相較之下,AMD 顯卡的光線追蹤技術 Radeon-Rays 起步較晚,效能仍在持續加強中。
NVIDIA DLSS (深度學習超高取樣) 是隨著 NVIDIA GeForce RTX 20 系列推出時與光追一併提出的新技術,主要是透過人工智慧來輔助畫面的渲染技術,可透過 GeForce RTX GPU 上的專門 Tensor 核心人工智慧處理器,提高繪圖運算效能。DLSS 運用深度學習類神經網路,可大幅提升遊戲幀數與提高遊戲畫質,對於提升遊戲的幀率有極大的幫助。目前在 RTX 30 系列中這樣技術也升級為 DLSS 2.0 版本,效能的表現也更為出色。
大家都知道,現今的顯卡價格相較於過去可說是成倍數成長,市場上顯卡更是一卡難求,而這些現象也都和許多加密貨幣的「礦工」搶顯卡來「挖礦」息息相關。所謂的「挖礦」指的就是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在交易時需要龐大的運算能力進行驗證的過程,而付出算力的用戶則獲得相對應的報酬的手續費。至於如何決定挖礦的「獲利」的多寡?重點就在於「算力」的高低,當然愈高階的顯卡算力愈高,自然市場上的價格也是隨之上揚,讓一般玩家望卡興嘆!
也因為如此,後來不少品牌都有推出所謂「鎖算力(LHR, Lite Hash Rate)」的顯卡,在遊戲方面的效能表現相同,但唯獨會針對挖礦行為限制算力,藉此來避免顯卡被礦工「掃貨」,讓一般玩家也有機會用合理的價格買到顯卡。
顯示卡除了 GPU 的類型決定效能表現之外,另一個與效能息息相關的就是「VRAM」,也就是專門配置給顯卡使用的記憶體,會決定顯卡可以負擔遊戲運行時解析度可以開到多高,若是大型的 3A 遊戲來說,建議選擇至少 6GB 以上的規格,若是要以 4K 高解析度來運行遊戲,建議要 8GB 以上會更有餘裕。
運算效能極高的顯示卡,自然在散熱方面不容忽視,而且一般而言,顯示卡並不像處理器一樣可以自行更換其他的散熱方案,只有部份卡種可以額外安裝水冷系統,或是透過額外的散熱架加裝風扇來加速機箱內的空氣流動,整體來說非常麻煩,也因此在選擇顯卡時,原廠提供的散熱方案夠不夠力就非常重要!無論是 N 卡或 A 卡,效能較高的中高階卡都會有三風扇版本帶來更穩定的控溫效果,像是 MSI 的 TRI FROZR 散熱系統除了三風扇,更打造可聚集風流與風壓的 TORX FAN 風扇,搭配方型散熱管可以最大化面積接觸到 GPU 片,以達到更好的導熱效果,搭配波浪型散熱鰭片的導流效果,不僅強化散熱效果,更能進一步降低運行時的噪音!
作為 NVIDIA GeForce RTX 30 系列中的旗艦級產品,MSI GeForce RTX 3080 Ti SUPRIM X 12G 展現出規格與性能上的極大優勢,實測效能表現不負玩家期待,主流 3A 級大作在 4K 解析度都能毫無壓力地運行 60FPS,透過 NVIDIA DLSS 技術加持,不需要因為即時光線追蹤特效與高畫質和 FPS 妥協,以 AI 人工智慧與 RT 核心,帶來頂級視覺效果與流暢度兼具的最佳遊戲體驗!高達 12GB 的記憶體與 GPU 效能,對創作軟體也能輕鬆駕馭!
以電腦的核心處理器 CPU 來說,效能愈高通常功耗也會愈大,而顯示卡也是一體適用,效能愈高的顯卡也會需要更高的供電,也因此在選購時需要注意購買顯卡標記的需求電源供應規格,建議可以選擇比這個規格更高一些的電供,以因應處理器與其他元件的需求。
顯卡一般來說會以 GPU 作為效能的主要區別,但事實上相同的 GPU,依照用料、散熱、保固或是外觀酷炫程度的不同,也會有等級與價格上的區分,而通常同一規格之下最便宜的產品選擇,就會被稱為「丐版 / 丐卡」,價格相對便宜,但效能方面的表現可能會不如高階版本,對於有預算考量的使用者來說,通常會是節省預算的選擇。